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项目 > 项目申请

河南省中原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关于组织申报“中原医创基金会肿瘤与感染疾病研究(第二期)”项目的通知

来源: 项目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5-08-22
字体大小: | |

豫医创基科〔2025〕7号

河南省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有关单位:

恶性肿瘤与感染性疾病是威胁河南省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肿瘤疾病负担沉重,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肺癌、宫颈癌等发病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慢性感染(如HBV、HPV、幽门螺杆菌等)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推动我省肿瘤相关疾病预防水平的提高,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国家战略,鼓励和引导临床医师提升科研能力,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等规定,河南省中原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决定组织申报“中原医创基金会肿瘤与感染疾病研究(第二期)”项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方向

(一)肺部肿瘤

1.肺癌联合治疗方案的优化与临床评价研究

任务描述:系统整合国内外肺癌联合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成果,针对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化疗等不同组合模式,开展治疗方案优化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和/或临床数据分析,综合评价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晚期肺癌的个体化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

2.肺癌免疫逃逸关键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

任务描述:围绕肺癌免疫逃逸的核心机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点研究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查点分子异常表达、抗原呈递缺陷等关键影响因素;探索靶向免疫逃逸的新型治疗策略,并借助临床前模型或临床样本验证其生物学效应及治疗潜力,为增强肺癌免疫治疗效果提供策略支持。

(二)消化系统肿瘤

1.食管癌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任务描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食管癌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与理论成果,重点探究影响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与信号通路,揭示其作用机制;并基于机制研究提出潜在的治疗策略,为发展新型免疫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2.胃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优化研究

任务描述:整合国内外胃癌综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化疗与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开展优化研究,明确用药策略、时序安排及适应人群;通过临床前或临床数据分析,系统评估该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3.结直肠癌靶向治疗优化研究

任务描述:围绕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前沿动态与研究成果,对现有靶向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探索,包括药物选择、用药策略及个体化治疗路径;通过体外、体内实验或临床数据评估优化后方案的安全性与疗效,为提升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效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4.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策略与机制研究

任务描述:系统整合中医药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论与最新实证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医药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的新型综合方案,并通过临床研究系统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形成规范化、证据支持下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5.肝癌治疗策略的优化与临床验证研究

任务描述:充分调研并借鉴国内外肝癌治疗领域的相关理论与临床实践成果,针对现有治疗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治疗方案的优化研究;通过严谨的临床对照试验,全面评估优化后方案的安全性及疗效,并明确其临床应用潜力,为肝癌治疗的个体化、精准化推进提供扎实的科学依据。

(三)妇科肿瘤

1.宫颈癌免疫治疗研究

任务描述:系统梳理国内外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最新机制研究与临床实践成果,重点围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性疫苗等方案,开展治疗效果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通过临床前模型及临床数据,综合评价免疫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晚期及复发宫颈癌的免疫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与证据支持。

2.宫颈癌综合治疗策略的优化与验证研究

任务描述:整合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模式手段,结合国内外宫颈癌治疗指南与研究进展,构建个体化综合治疗策略;通过回顾性或前瞻性临床分析,评估优化方案在生存获益、毒副反应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效果,为提升宫颈癌整体诊疗水平提供依据。

(四)肿瘤患者抗感染用药优化与临床评价研究

任务描述:立足国内外肿瘤抗感染领域的最新理论及临床实践,针对肿瘤患者特异性免疫状态及感染特点,开展抗感染用药方案的优化与创新研究;通过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和对照试验,综合评价所提出用药策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降低肿瘤患者感染相关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提供循证依据和临床应用规范。

二、资助计划

本次申报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研究期限为2年。设一般项目8-12个,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20万元;重点项目2-4个,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本项目为包干制项目,请申请人在申请书中根据研究实际需要合理编制预算,费用只能用于该项研究及与研究直接相关的费用,不得用于购置固定设备,劳务费与差旅费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并符合依托单位相关经费使用规定。

三、项目条件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条件

1.研究类型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鼓励开展临床研究。需严格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涉及人体的临床研究须符合GCP等各项法规要求。

2. 围绕上述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科学先进,立题依据充分,技术路线清晰,具有较好研究基础,考核指标科学、具体、可行;

3.符合医学卫生发展的总体方向;

4.研究项目应对推动学科建设、学科发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研究成果应紧密围绕基于本项目产生的实质性研究成果或关键科学发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一般项目

(1)提交1份研究报告;

(2)论文、著作或专利,总计不少于1项,项目负责人应为主要完成人;

(3)至少完成并公开发布1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科普文章、短视频、直播或讲座等),并提供详细佐证材料。

2.重点项目

(1)提交1份研究报告;

(2)论文、著作或专利,总计不少于2项,项目负责人应为主要完成人;

(3)构建1套相关方向的新治疗方案或创新服务模式,并提供有效应用推广证明;

(4)至少完成并公开发布2项高质量的科普作品(科普文章、短视频、直播或讲座等),并提供详细佐证材料。

四、申请对象与要求

(一)申请对象

从事肿瘤、抗感染方向的河南省内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

(二)申请要求

1.申请者所在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条件与基础。应具备较强的科研、医疗和培养优秀人才的综合实力;要提供项目实施的条件,营造宽松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为项目实施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要做好项目执行过程管理,加强管理确保项目经费真实、合理使用;要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宣传与教育,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建设,防范不端行为发生。

2.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重点项目负责人需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一般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从事领域应与申报项目研究方向一致(须附资质证书复印件),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充足的时间保证。

3.申请者要认真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印发的《医学科研诚信和行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对既往和今后项目实施中的科研诚信、伦理审查、项目备案等方面做出书面承诺。

4.凡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必须符合国家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且经过单位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公示结束后一个月内,通过伦理审查的及时拨款,如未通过伦理审查,暂不拨款。凡涉及对外合作研究,必须符合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规定。

5.如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1)项目申请人填写申报材料时,须按照填报要求注意信息回避,在申请书正文部分不得出现项目负责人、申请单位名称等相关信息。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回避的,将按无效申报处理;

(2)申请人已主持河南省中原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科研项目尚未结题;

(3)既往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5.项目申请的其它要求:

(1)每个项目只能推荐一位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提出项目申请;

(2)项目负责人只能主持申报一个项目,同时参与申报的项目不超过2项。

五、组织实施流程

(一)申报阶段

申报项目需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方法科学先进,立题依据充分,技术路线清晰,具有较好研究基础;考核指标科学、具体、可行。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可向基金会填写并提交项目申请。

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项目申请人在依托单位组织下填写《项目申请书》(详附件),申报者将申报所需提供材料电子版(Word版与PDF版)通过邮件发送至基金会邮箱。

(二)审核阶段

基金会于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后,收集全部提交项目申请书进行初步审查。

初审通过后,基金会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呈报的资料进行立项评审,同时将根据研究的需要、预算合理性和整体经费等情况,决定是否同意支持该项研究,择优立项,并形成拟资助项目名单。

(三)签约阶段

拟资助名单将于本基金会官网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期结束后,基金会与项目负责人所在依托单位签订项目资助协议,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任务、时间和经费等,如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资助协议,则视为放弃本次资助。

六、经费管理

根据项目资助要求,按基金会项目资金审批流程报批。基金会根据资助协议约定方式将资助款拨付给项目依托单位,依托单位财务部门必须开具国家税务部门核准的正式票据,不可用内部行政收据等代替。申请前,请向所在单位确认能够出具正式票据。

七、申报时限及联系方式

本项目申报工作将于2025年9月7日16:00截止,请申报者抓紧时间完成项目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基金会项目申报联系人:魏泽 15890633178

基金会邮箱:zyyxkjcx@163.com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河南省中原医学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         豫ICP备2022024466号